日本是个单一民族的国家,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从未被外族占领过的国家,因此民族向心力,自尊心、自信心和自豪感都特别强。日本民族形成、发展的历史、地理和自然条件决定了他们有一种杞人忧天式的焦虑,“置之死地而后生”式的决绝和心胸狭窄的岛国心态。日语培训
日本奉行“拿来主义”,通过大量吸收外来文化,促进自身的发展。他们早期主要是向中国学习。公元600 年遣唐使第一次来华朝拜观摩,在此后的一千来年时间里,日本实行“全盘中化”。到了近代,它们又盲目崇拜西方,提出了“全盘西化”、“脱亚入欧”等极端口号。曾出现过两次大规模的“全盘西化”浪潮:第一次从1853年到1930年。第二次从1945年到1970年。第二次主要是美国化。由于美国对日实行军事占领,它的议会民主、教育制度、学术思想、科学技术管理模式和生活方式等,都深刻地改写了日本战后的历史,使其一跃成为经济迅速发展的大国,先是在十九世纪末超过了中国,又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超过了西欧诸国。日本的“中化”与“西化”各有侧重。前者主要表现在儒家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上,后者主要表现在政治、经济和教育制度上。但日本并没有因为大量吸收儒家文化而被全盘“中化”,也没有因为大量吸收基督教文化而被全盘“西化”。相反,它把这两种外来文化与自身的国情相结合,创造了独特的日本大和民族文化。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“和魂洋才”或“西洋艺术,东洋道德”。
中日文化交流有两个时期特别引人注目,一个是唐朝,一个是近代。唐朝时,大和民族贪婪地向中国顶礼膜拜,第一次与文字遭遇并学会了书写。在近代,中国则拼命地学习日本,后者反倒成了汉语输出国。日式“汉语”,冲击着东亚各国的语言系统,也大量地涌入中国,成为我们日常用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近代由日本输入的汉语词汇,被称作日语“外来语”。现代汉语中日语“外来语”的数量多得惊人。据统计,我们今天使用的社会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名词、术语,70%以上是从日本输入的,是日本对西方相应词汇的翻译。我们每天用以高谈阔论,说“东”道“西”的词汇和概念,竟大都出自东洋人之手。字都是汉字,但组合排列方法却是日本式的。如人民、服务、组织、纪律、政治、革命、政府、政党、方针、政策、申请、解决、理论、哲学、经济、科学、商业、干部、健康、公社、食堂、社员、法律、封建、共和、美学、文学、美术、抽象、社会主义、资本主义等。平心而论,离开了这些日语“外来语”,我们今天几乎就张不开嘴。成都日语培训
更多日语相关:日语培训